在西方用“冠、亚、季”三个等级论排名,而在中国论排名惯用的还有第四名殿军,像“四大发明、四大名著、四大家族、四大名楼”等类似的排名有很多很多,其实在当时的中国能被排到前四名的,绝不是等闲之辈。而小编今天要讲的就是古代的四大名镇“汉口镇”。
古代中国四大名镇有“汉口镇、佛山镇、景德镇、朱仙镇”,而汉口镇作为四大名镇之首,曾经是世界性的“国际化大都市”,自古便有“楚中第一繁盛处”的美誉,足以见得经济是多么的繁荣。而现在的汉口成了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和“武昌、汉口、汉阳”合称为“武汉三镇”。当然“武汉三镇”中的镇跟我们现在所熟知的“镇”概念不同,但也不能直接等于区,因为实际中的汉阳和武昌都比现在的汉阳区和武昌区要大得多,而在武汉也根本没有“汉口区”这个地域,也很多人疑惑为什么武汉没有汉口区呢?
综艺节目《极限挑战》里的一期节目拍摄地点在“知音号游轮”,而知音号就是在汉口江滩,知音号可以在远处欣赏但是江滩的微风一定要感受一下。漫步在江滩边,走过四季欣赏不同的风景。
当然还有最具有文艺气息的黎黄陂路,一个适合拍照闲逛的地方,这里有好多宝藏小店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堂博物馆,是文艺青年都爱去的地方,如果条件允许,在这里订一间民宿就太享受了。
提到湖北菜会想到藕汤、菜苔、黎蒿炒腊肉、汤逊湖鱼丸、梁子湖大螃蟹,但来到武汉一定要吃的一定是小龙虾和热干面,而万松园就是本地公认的小龙虾一条街,来这里就是享受舌尖上的美味,当然吉庆街、一元路、二七路的小吃也很多,都是值得去的地方。
虽然在我国各级政府行政建制中,从来没有出现过汉口这个区划,但是汉口却出现在武汉人点点滴滴生活中,像“汉口火车站、汉口路、汉口江滩”等等以汉口民命的建筑在全国随处可见,相信也一直会被人们所记住。
众所周知,武汉三镇为汉阳、汉口与武昌,而武汉又分为十三个行政区域,许多人会把他们弄混淆,但其实这两种划分不是一回事。
武汉三镇的叫法,主要出现在建国以前,向老武汉人打听后,我们就会发现,年龄越长,用武汉三镇这样说法的人就越多。
其实在武汉统一规划以前,汉阳、汉口与武昌是三个独立的城镇,且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方式,它们分别在经济、文化与工业方面有所特长,当然,时间是延续的,即使现如今已经建国70余年,武汉三个地区的发展也存在着历史发展的影子。
武昌地区现有武昌区,青山区以及洪山区;而汉口地区则为江汉区,江岸区和硚口区,汉阳地区则只有一个汉阳区。看到这里,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,在这三个地区中,武昌地区与汉阳地区均有一个行政区域,沿袭着原先地区的名字,可到了汉口地区,却没有出现汉口区。那这又是为什么?
其实,出现这样的疑问,主要是因为我们误会了这两者行政区域的划分。武汉三镇中的“区”与建国后的“区”,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。原先的区实际上是地区,在当时甚至可以算作城市。而现在的区,只是市级单位内的小区域罢了。
不止是这样,我们知道,一般在地域的命名中,人们多把代表人物、景点或地形地势特征等因素,作为元素融入地区取名之中。在很久之前,武汉范围内便存在着武昌县和汉阳县,但是是独立存在的,并不属于武汉,是后来被武汉统一划分到一起的,于是才纳入了武汉的地域范围。随着中国与地区的发展,两个县也逐渐扩大与发展,成为了区域单位。但同理可得,该地区原先并不存在汉口县,所以地方也不会承载出汉口区的名字。
当然了,汉口的概念也确确实实存在,并且影响不小。在中国历史中,汉口地区本为重要的通商口岸,而汉口这个叫法,在当时就已经包括了很大的区域,可以算得上单独的繁华的都市。因其当时的繁荣发展,在很多武汉人心里,汉口早已是一个概念,而不是一个确定的行政区域。这也是为什么,武汉人的生活中有许多以汉口命名的建筑,如:汉口火车站、汉口江滩等等。
汉口历史久远,只要学过历史,一定听过汉口这样的叫法。不过因为不在当地生活,在分辨古今与地区名称时,便出现了这样的概念性问题。我们要知道,现在的汉口实际代表着江岸区、江汉区,还有硚口区的统称。
虽然那个通商繁忙的汉口现在已经成为历史,但汉口的辉煌与历史仍被当地人牢牢记忆。汉口仍然存在,在原本的汉口地域上,是三个有着更为广阔未来的武汉中心城区。
来源:解游天下,闲坎大武汉
注: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,侵权即删!
我要评论